消防車|消防車廠家|江南消防車報道:江南專汽消防車事業部總結歷來經驗教訓,歸納出2012年中國專用車市四大猜想。
一、汽車產能將供大于求
早在今年3月11日,鄭州日產總經理郭振甫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曾表示,“2012年上半年多數企業的擴建產能都能夠完成,屆時國內汽車產能將大于銷量”。據統計,將18省區市“十二五”規劃的整車產能相加,4年后我國的汽車產能將超過4500萬輛,這一數據是目前全年銷量的近2.5倍。國內車友會在4年間釋放出成倍的消費力嗎?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不信。產能過剩,賣方市場全面向買方市場過渡,2012年或將成為供求關系的拐點。
在記者近期的走訪中,不少經銷商暗中抱怨庫存壓力加大。盡管各家基本都有個別扛鼎車型死撐銷量,但更多車型積壓嚴重是不爭事實。鑒于近期有傳聞明年不會再出臺刺激加快汽車消費增長政策,加之車市入冬的大環境,2012年車市極有可能產銷失衡。
二、汽車進出口額均將創新高
進口方面,盡管車市整體受到西移和下沉兩大趨勢影響,但在東部一二線城市,車友對豪華車的需求仍將逆勢上揚。目前,我國豪華車銷量僅占整體車市6%的份額,與國外成熟市場30%-40%的比例相比差距甚遠。刨除以德系三巨頭為代表的在華設廠派帶來的銷量分流,純進口豪華車的數量仍有望持續增長,中國汽車進出口入超的現狀仍不可避免。
出口方面,業內人士預計,2011年我國汽車出口量將突破80萬輛,汽車出口量占到總產量的4%,高于2010年的3%。在國內車市低迷、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基于前一條“產能將過剩”的預期,擴大出口成為了自主品牌的全新出路。另據了解,近期國家或將出臺具體政策鼓勵汽車出口,規范出口秩序。
三、電動車發展將呈兩極化
這是一個看似逆勢而動的預測。近年來,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從政府到普通民眾,對新能源的呼聲空前高漲,國內多達40多家車企也應景地推出了新能源車的開發規劃。據統計,目前約有27家企業發布76種包括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轎車和客車。
新能源車中的焦點是電動車,電動車的技術核心是高標準車載電池。目前,鋰離子電池由于其卓越的電化學性能和環保特性,被認為是電動車的黃金能量倉庫。在一些車企和媒體有意無意的誤讀下,不少民眾認為我國的鋰電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個別車企甚至放出話來,若干年后要做世界電動車老大。事實上,我國電動車技術和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仍更多停留在“裝配工”,而非“研發者”的階段。部分所謂的“先進技術”,如某車企推出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不過是日本三四十年前早已研究出的成果。
鑒于參差不齊的技術水平,以及來勢洶洶的國外先進電動車型,記者大膽預測,2012將成為國內車企電動車研發的洗牌年。
四、合資自主品牌或將井噴
從以上海大眾朗逸為代表的合資品牌自主車型,到東風日產啟辰、廣汽本田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寶駿等合資自主品牌,近兩年合資企業本土化的趨勢愈演愈烈。
盡管“合資自主品牌”不過是今年才出現的新名詞,但短短一年中引得關注和質疑無數。雖飽受諸如“換湯不換藥”、“為滿足‘異地建廠’條件,鉆政策空子的產物”等各種質疑,不少人也擔心這種擦邊球式的模式將全面沖擊自主品牌本已狹窄的生存空間,可經歷了短暫的市場試探期后,部分先行的合資車企已經從中看到了旺盛市場前景。預計在2012年中,這一藍海市場將會成為各大合資車企爭奪的焦點。只是,希望這種發展是高速而良性的,而不要成為虛火上攻而生的怪胎。
專用車市之四大猜想,總結了歷來的經驗教訓,在新一年里專用車市更加紅火。
消防車、消防車廠家、江南消防車廠提供信息,信息來源:http://www.m.lzg2.cn
|